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,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”当我们翻阅诗集的时候,总是感慨于诗人对景致描写的细致入微和下笔有神。每一位诗人不仅仅是文字艺术的大师,更是造景艺术的大师。几千年来,柳树,夕阳,桃花,流水和秦砖,汉瓦,魏碑,明清建筑,点缀在灿烂炫目的文化长河中,古典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如车之两轮,鸟之双翼,迸发出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意境和深远的人生哲思。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,前有皇家园林的恢宏大气,辉煌于私家园林的隽秀幽美。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常用的造景手法有抑景、添景、夹景、対景、框景、漏景等,因地制宜,动静结合,从而达到情景交融、诗情画意的境界。
一、 抑景
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中国人的含蓄、内敛、稳重融在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。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先藏后漏,欲扬先抑,迎门挡以假山,称为山抑,迎门树木掩映,称为树抑。
二、添景
当突出的重点景观在远方,如果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或者近处作过渡,就会显得飘渺、脱节;如果有乔木、花卉作中间/近处的过渡景,景色就会显得有层次美。而这中间的过渡景,便叫做添景。长长的连廊和远处的假山前种植几棵乔木,实景和虚景,近景和远景,搭配出更美的层次。
三、夹景
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,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,因此,为了突出理想景色,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,树干,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,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,这种手法叫夹景,夹景是运用轴线,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,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。夹景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,道路两侧花木繁盛,拱卫着道路,着重强调禅房。若只有一条路,一个禅房,顿时黯然失色。
四、对景
“你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,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”在古典园林景观中,登上亭台楼阁可以看山树风景,登山可以看到亭台楼阁,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,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,叫对景。在江南园林中,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,因此,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。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,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,体量较小,有时还利用人们观赏物体“近大远小”的视觉习惯,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,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。
五、框景
空间景物不尽可观,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。利用门框、窗框、树框、山洞等,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,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的门、窗、洞,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,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,这便是框景。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”“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”中国古典园林将大天地,收藏于框中,运筹帷幄的气魄跃然纸上。
六、漏景
园林的围墙上,或走廊的墙上,常常设以漏窗,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,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植物/动物形象。透过漏窗的窗隙,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,这叫做漏景。
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造景虽然手法多样,但无外乎要因地制宜,遵循自然规律,既要做大胆设想,天马行空,又要着眼于微处。山有稳重,水有灵动,雕琢于庭院中,才透出生活的味道。
本文提供:周闯
- 上一篇:园林绿化知识点之绿化苗木如何过冬
- 下一篇:木之坊告诉您古建施工中石头的作用